[b]5.3.5 磁盘管理操作命令 [/b]
[b]1、mount 安装文件系统命令。[/b]
命令格式:[b]#mount [[选项]] [/b]
常用选项:
[list]
[*]-t 文件系统类型,表明要安装的设备(硬盘分区,光驱,软驱,光盘镜象等)的文件系统(文件系统链接)。
[*]-o,选项列表用逗号分开。常用到的选项有:iocharset=cp936,codepage=936,users,rw,auto,noauto,ro,owner,kudzu,loop。用来指明所挂载设备文件系统的一些特性(操作方式,字符编码等)。
[/list]
命令使用说明:
挂载目录必须存在,没有的话先用mkdir建立好,否则无法挂载。
所有设备要读取存储在其上面的文件之前必须挂载,否则无法读写。MagicLinux能自动挂载光驱和软驱,只要把光盘、盘
放进去后,点桌面上的光驱图标或软驱图标,系统就会自动挂载并打开文件管理器浏览里面的内容。
例子:
例A:挂载软盘驱动器。 #mount -t msdos /dev/fd0 /mnt/floppy 例B:挂载光驱。 #mount -t iso9660 /dev/hdc /mnt/cdrom 例C:挂载光盘镜像文件。如想挂windows分区E:/downloads/musiccollect.iso (E分区对应的设备是/dev/hda6)到/mnt/iso目录上。命令如下 #mount -t iso9660 -o loop,iocharset=cp936,codepage=936 /mnt/E/downloads/musiccollect.iso /mnr/iso 这样,你只要浏览/mnt/iso文件夹,就可以看光盘镜像里的内容了,这也起到了虚拟光驱的作用,所以Linux下不需要象wind ows下一样,得安装一个虚拟光驱软件。在这个命令中,我们假定windows分区E已先挂载好到/mnt/E目录上。如果还没挂,见下面的例D。 例D:挂载磁盘分区。把上例中的windows分区E挂到/mnt/E目录上。 #mount -t vfat32 -o iocharset=cp936,codepage=936 /dev/hda6 /mnt/E
[b]2、umount 卸载设备命令。[/b]
命令格式:[b]#umount [[选项]] [/b]
常用选项:
[list]
[*]-a
[*]-f
[/list]
命令使用说明:
当要卸载的设备有程序使用到其上面的文件进,也就是说这个设备忙的话,不能成功卸载。所以,必须把所有用到该设备的程
序(进程)关闭,杀掉后,才能顺利卸载。在光驱卸载前,按光驱面板上的弹出键不起作用。
例子:
例A: #umount /dev/hda5 这命令就可以把hda5分区卸载,如果/dev/hda5是挂在/mnt/D下,也可以用#umount /mnt/D
[b]3、df 磁盘空间查看命令[/b]
命令格式:[b]#df [[选项]] [/b]
常用选项:
[list]
[*]-a,要求即使文件系统的BLOCK为0,也要列出来。
[*]-k,要求按指定块大小1024字节(即1K)为单位显示磁盘使用状况。
[*]-m,要求按指定块大小1048576字节(即1M)为单位显示磁盘使用状况。
[*]-t,只显示指定类型(TYPE)的文件系统。
[*]-x, 只显示除指定类型(TYPE)之外的文件系统。
[/list]
命令使用说明:
文件系统列表可使用设备名,也可以用挂载目录,甚至是里面的文件或目录,多个文件系统用空隔分开。df命令列出每一个文
件名所在文件系统上可用磁盘空间的数量。如果只单独输入#df,则显示当前所有使用中的文件系统。系统默认磁盘空间是以1K为一块显示。如果环境变量POSIXLY_CORRECT设置,则按512字节为一块显示。
例子:
例A:显示当前所有使用中的文件系统。 #df 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 /dev/hdb1 8064272 3842664 3811956 51% / none 128044 0 128044 0% /dev/shm /dev/hda1 8193116 5899020 2294096 72% /mnt/C /dev/hda3 95626 4578 91048 5% /mnt/L /dev/hda5 10231392 9816856 414536 96% /mnt/E /dev/hda6 20472816 19670624 802192 97% /mnt/F /dev/hda7 20472816 20086800 386016 99% /mnt/G /dev/hda8 5106680 3351372 1755308 66% /mnt/H /dev/hda9 6144828 5239384 905444 86% /mnt/I /dev/hda10 7375444 6778928 596516 92% /mnt/J /dev/fd0 1412 14 1326 2% /mnt/floppy 例B:单独显示上面例A中的 /dev/hda5 方法一 #df /dev/hda6 方法二 #df /mnt/F 方法三 #cd /mnt/F/BT下载 (里面有个目录是MTV-欣赏) #df MTV-欣赏 这三个都能显示,结果如下: Filesystem 1K-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 /dev/hda6 20472816 19670624 802192 97% /mnt/F
[b]4、format 软盘格式化命令。[/b]
命令格式:[b]#format [[选项]] [/b]
常用选项:
[list]
[*]-n,对软盘进行格式化时不作检验。就直接进行格式化。如果不是很确定,最好不要加这个选项。
[/list]
命令使用说明:
新软盘在使用之前,必须先格式化以后才能在上面存储信息。MagicLinux不带有这个命令,但有对应的方法。在图形用户界
面,依次点按“有K标志的启动程序”--》"实用工具"--》"KFloppy(软件盘格式化程序",就会弹出“KDE软件格式化程序”窗口,按里面的界面说明就可以执行软盘格式化了。
例子:
例A:
[b]5、mkfs [/b]
命令格式:[b]#mkfs [[-V]] [[-t 文件类型]] [[块大小]] [/b]
常用选项:
[list]
[*]-V : 详细显示模式。
[*]-t : 给定档案系统的型式,Linux 的预设值为 ext2 。
[*]-c : 在制做档案系统前,检查该分区是否有坏轨。
[*]-l bad_blocks_file : 将有坏轨的block资料加到 bad_blocks_file 里面。
[/list]
命令使用说明:
: 预备检查的硬盘分区,例如:/dev/sda1,/dev/hda5 。
例子 :
例A:在 /dev/hda5 上建一个 msdos 的档案系统,同时检查是否有坏轨存在,并且将过程详细列出来 : #mkfs -V -t msdos -c /dev/hda5
最新评论